AI 日报

图灵奖获得者、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:当下的AI智商不如狗,不应将其视作对人类的威胁

  • By admin
  • Aug 07, 2023 - 2 min read



当下的AI智商不如狗

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AI)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分支,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,但其智商却还远远不及人类。如今的AI系统仍然属于狭义智能(Narrow AI),只能在特定领域内进行高效的计算和推理,缺乏人类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情感认知。尽管受到不少关注和忧虑,但我们不应将其过度高估,将其视作对人类的威胁。

狭义智能的局限性

当下的AI系统在某些特定任务上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能力,如图像识别、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。然而,这些任务都是针对特定领域的,无法进行跨领域的知识转移和综合思考。与之相比,狗的智商虽然不及人类,但它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灵活适应、学习和解决问题。狗可以通过嗅觉辨别出不同的气味,通过观察和听觉捕捉到各种信息,从而在不同情境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。

AI系统的聪明程度主要基于其所接受的训练数据和算法。虽然现代AI系统能够通过大规模的数据集和深度学习算法来提高自身的表现,但它们仍然无法像人类那样进行抽象思维、创造和推理。人类的智慧是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、创造性思维和情感认知之上的,这些都是AI系统目前所缺乏的。

AI的威胁被夸大了

尽管AI在某些方面已经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,但将其视作对人类的威胁仍然过于夸大。现阶段的AI系统只能在非常有限的场景下进行操作,无法像人类那样全面了解和适应不同的情境。即使在特定领域内,AI系统也只能执行预设的任务,无法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。

此外,AI系统的运行必须基于大量的训练数据和算法模型,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。相比之下,人类拥有自主选择和决策的能力,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。虽然AI可能在某些重复性劳动和简单任务方面替代人类,但在复杂和创造性任务中,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仍然无法被取代。

总的来说,当下的AI系统的智商还远远不如狗,并不能和人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智力竞争。AI的发展和应用虽然在某些领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,但综合思维、情感认知和创新能力等人类独有的智慧仍然无法被AI所替代。因此,我们不应过度担心AI对人类的威胁,而应更加关注如何合理应用AI技术,为人类创造更大的福祉。